李祥:奥林匹克的教父-纪念萨马兰奇先生

发布时间:2018-12-20 08:56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

2010年4月21日,一个触动世人心弦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因病医治无效,在他的家乡西班牙巴塞罗那逝世,享年89岁。考虑到萨老的年龄和身体情况,这个消息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但消息传来还是让人倍感伤痛,特别是中国人民、中国体育界、体育收藏界的朋友。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

20多年前,正是借助于电视转播权的谈判,借力于电波这种现代传播媒介的力量,萨马兰奇实现了奥林匹克大逆转,使奥林匹克运动走出低潮,并发展成为当代最宏伟壮观、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之一。萨马兰奇这个名字和他亲切的笑脸,也成了众多文化符号中的一个,和五环紧紧联系在一起,出现在一块块荧屏、一张张画面上,让奥林匹克的精神播撒全球,深入人心。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

顾拜旦之后,萨马兰奇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如是说。1875-1881年间,德国考古学家在奥林匹亚遗址不断有考古新发现,这让顾拜旦想到:“既然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法国人为什么不能着手恢复它的荣光呢?”奥运复兴的动因之一是考古成果的不断涌现。考古发现的物品和传世典籍的联系,揭示了古奥运会的辉煌及其文化力量,而文化也正是顾拜旦和萨马兰奇都强调的奥运会的重要属性之一。顾拜旦从考古成果和古代典籍中找到了复兴奥林匹克的灵感和依据,萨马兰奇同样也对已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推崇备至,但又对新生事物有着敏锐的把握,并善于利用。上任之初就和各大电视机构商谈奥运会在各个地区的独家转播权,然后针对奥运五环的使用推出了相关的商业计划并不断完善,让五环借助现代媒体和跨国公司的力量传遍全世界,让奥运会从1976年只有洛杉矶一家申办到现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争相申办。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进程中,通过影响日益巨大的奥林匹克运动创造着新的文化成果,为当世和后世所欣赏、珍视。

萨马兰奇顾拜旦手稿

萨马兰奇顾拜旦手稿

萨马兰奇1966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67年在《奥林匹克评论》上发表了《奥林匹克运动和集邮》的文章,对奥运邮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事实上,1896年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举办资金的筹措,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奥运邮票(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发行的体育邮票)的发行。以后历届奥运会不仅主办国发行,其它国家和地区也都会发行各式各样、意义不同的邮票。萨马兰奇是一个热心的集邮者,有着较为齐全的奥林匹克主题收藏。除邮品外,供职于国际奥委会长达44年,他还收藏有众多其它的藏品,包括火炬、奖牌、纪念章等,这其中许多都成了奥林匹克收藏的珍品,见证着奥运历史,为研究奥运提供了宝贵的文物和史料。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上任后致力于奥林匹克遗存的保护和展示,他多次指出:文化是奥林匹克的灵魂。他响应顾拜旦的愿望,积极筹建奥林匹克博物馆。1982年,在洛桑市政厅的演讲中,萨马兰奇讲到1916年奥林匹克博物馆的雏形出现,设置在蒙特伯能(Montbenon)娱乐场里的一角。1934年顾拜旦推动建成了独立的奥林匹克博物馆。1967年洛桑市政府提供了维迪堡(the Chateau de Vidy)给国际奥委会作为总部,遗憾的是奥林匹克博物馆未能同时进入,只能暂时停止开放。此后国际奥委会和洛桑市政府达成协议,一个临时性的博物馆和研究中心在拉乔内(Ruchonnet)大道投入运作,同时选址在德乌西(quai d'Ouchy)建设永久性的奥林匹克博物馆。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

1982年,由萨马兰奇亲自出面筹集建设资金、48位捐助人每人捐助100万美元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在瑞士洛桑初步建成,包括图书馆和文献档案馆都向公众开放。萨老也把他的珍藏品捐给了博物馆。1993年,新博物馆全新亮相。1995年获评为欧洲年度博物馆。同时,世界各地也在建设着奥林匹克主题的博物馆。在萨马兰奇提议主持下,2007年7月16日,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于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洛桑成立。联盟的建立旨在促进体育与文化进一步的融合与发展,特别是在使用国际奥委会五环标志方面同意为会员博物馆提供支持,推动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

1990年9月22日,中国体育博物馆正式开馆,萨马兰奇出席剪彩仪式,中国体育博物馆从“制定计划到实施,整个过程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关注”。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体育博物馆在北京奥运会筹办、举办期间及至今都在关闭。2009年6月在洛桑召开的第四届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年会上,萨老关切地问:新的中国体育博物馆建设进行得怎么样?是独立建筑吗?是北京奥运会的还是中国的?萨马兰奇先生殷切希望尽快建成新馆,表示要在博物馆落成之时,将他的部分藏品捐给新的中国体育博物馆。得益于萨马兰奇的支持和推动,中国第一家奥林匹克专题博物馆在厦门开始动工兴建,萨马兰奇对场馆设计、馆藏、构成及运营模式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热情表示要整理自己收藏品赠送给博物馆。2008年1月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正式开馆和2009年9月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开馆,萨老都亲笔题词祝福,但由于身体原因未能亲来见证,实为一大憾事。这两个奥林匹克博物馆的设计、创建及全部馆藏展览品的收藏者、馆长、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与萨老有着30年的挚密深情,或许是深受萨老重视、喜爱奥林匹克收藏文化的影响,成为了国际奥委会中目前唯一用自己的珍藏品建成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表示他会将这一事业传承发展下去。

萨马兰奇出殡现场

萨马兰奇出殡现场

离开国际奥委会主席职位后,萨老依然担任着奥林匹克珍藏委员会主席,并亲自参加每年一次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年会和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萨老还常常兴致勃勃地参加与奥运收藏文化有关的活动。与萨老有关的或他本人的奥林匹克物品,如书籍、纪念品等都已成为奥林匹克收藏界的美誉品,在各种拍卖会上频频拍出高价。2009年8月8日,萨老签名的北京奥运火炬以61.9万元成交。

萨马兰奇出殡现场

萨马兰奇出殡现场

在2000年5月期的《奥林匹克评论》上,萨马兰奇发表文章《文化和教育》。其中写道:“我们伟大的复兴者顾拜旦最殷切的希望就是文化和体育运动可以融为一体。顾拜旦提到在奥林匹克主义的黄金时期,文学艺术和体育运动的结合保证了奥运会的伟大。在未来也要这样。”最初几届现代奥运会上,在奥运比赛的同时,也会有建筑、文学、绘画、音乐和雕塑的比赛。如今这些比赛不再和奥运会赛程同时进行,但整个四年的奥林匹克周期内,各主办城市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而奥林匹克收藏品的展示和交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

奥运收藏者收藏的不仅仅是有形的藏品,更重要的是历史是文化,让人深思,让人追忆,并向往未来。很多人因为奥运而收藏奥运,也有些人因为无意中有所收藏而对奥运关注有加。这其中的互动正是奥林匹克收藏的趣味所在。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在奥林匹克藏友中保留、延续与升华。更快、更高、更强、友谊、公平、进步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体现;奥林匹克收藏是文化的收藏,更是精神的传承。

中国的奥林匹克收藏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起点较高发展较快。这其中萨马兰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斯人已逝,生者常思。萨翁走了,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文化遗产。奥林匹克文化需要我们去不断继承、维护并创造。我们将继续高举奥林匹克的旗帜,在体育收藏领域,以奥林匹克藏品的传播和研究促进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的传播,让萨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能在收藏领域得到继承和发扬。(2010年 作者:李祥)

 


 

李祥: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收藏委员会主席。著名体育收藏家,国家发改委价格认定中心价格认定专家,清华大学体育系体育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展拍会负责人,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拍卖会负责人。

李祥先生收藏近现代体育文物、史料2000余件,撰写“中国将成为奥林匹克收藏的中心”、“中国体育收藏谁将成为第一”、“奥林匹克收藏的教父-纪念萨马兰奇诞辰90周年”、“体藏泰斗如邻家大哥”等有深刻影响的文章。

体育收藏:http://www.wylbpm.com

 

 

推荐新闻